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决战之年,更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当前,我们面临着“三期叠加”等严峻形势,同时,完成全年各项指标任务重、周期紧、风险高,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
站在“十四五”攻坚战的战场上,我们要认清形势、全力冲锋,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作攻坚克难的无限动力,以决战姿态坚决打赢“十四五”攻坚战!
强化共识 时刻保持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国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打赢“十四五”攻坚战,实现装备建设自立自强,不仅关乎国防安全,更加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全局。
作为公司的一份子,要时刻谨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光荣且伟大的,是捍卫国家利益、守护官兵生命安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伟大事业,是建设航空强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支点。每件产品的研制进度、每台发动机的性能质量、每项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都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任何环节的停滞、任何标准的降低、任何细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比想象中更加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麻痹和畏难情绪,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时刻保持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完成各项科研生产经营任务上来,为坚决打赢“十四五”攻坚战积蓄强大动能。
锤炼作风 在实干中彰显担当
决战攻坚,关键在作风。优良的作风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打赢“十四五”攻坚战,迫切需要全体东安人发扬严慎细实、精益求精、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优良作风。
要大力倡导“不讲条件、只讲奉献”的实干精神。坚持困难面前不绕道、挑战面前不退缩。不管是科研攻关中的技术壁垒,还是生产制造中的加工难题,都要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一个一个攻克,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任务圆满完成。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攻坚一线。
要牢固树立“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意识。质量是生命,也是底线。航空发动机研制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确保每一个设计、每一道工序、每一次试验都精准可靠。要树牢“我的发动机我负责、我对发动机负全责”理念,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积极追求极致卓越,将严谨的态度贯穿到产品研制生产的全过程,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托举战鹰在蓝天翱翔。
要持续激发“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斗争勇气。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以及任务攻坚带来的全新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开拓进取,培养敢于突破、善于冲破固有框架的思维模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集中资源和力量,在敢想敢干中寻求突破,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效协同 凝聚最大攻坚合力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众人划桨开大船”。航空发动机事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打赢“十四五”攻坚战,绝非几个部门、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高效协作和集智攻关。
要强化系统思维,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健全跨部门跨单位协调机制,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联动,设计、工艺、生产制造、采购配套、营销服保等各环节紧密衔接、同频共振,形成高一格、进两步,顺畅高效、交集衔接的工作链条,确保信息充分共享、决策执行顺畅、资源利用高效。
要加强外部沟通,全力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质量和效率,紧密对接用户需求,及时反馈产品使用信息,持续改进提升产品性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积极与高校、先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合作,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将内外部力量凝聚成强大的攻坚合力。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冲锋的热血势不可挡!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拿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认清形势、全力冲锋,以决战决胜姿态,不断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强化协同,确保收入,奋力夺取“十四五”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加快建设航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