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夯基筑能|TRIZ小课堂:TRIZ是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其漫长的科研生产研制周期内呈现出技术门槛高、难突破等显著特点。这使得科研人员在攻关产品研发瓶颈及技术难题中常常抱怨:“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既要符合这个需要又要符合那个要求”“解决了老问题又出现新问题”……在面对思路不畅、需求矛盾、问题锁链等诸多“娄山关、腊子口”时,TRIZ理论提供的系统性、体系化、可持续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就成了迎刃解题的“救命稻草”。

  TRIZ理论作为源于工程实践的创新方法论,历经数十年发展,已从最初解决技术难题的工具,演进为指导多领域创新的思维框架。本期TRIZ小课堂介绍理论的起源与含义,帮助建立对TRIZ理论的初步理性认知。

TRIZ理论的起源

  1946年,年仅20岁的阿奇舒勒成为苏联里海舰队专利部的一名专利审查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有机会接触并对大量的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中阿奇舒勒发现,发明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了这种规律有助于做出更多、更高级别的发明。从此,阿奇舒勒共花费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揭示出隐藏在专利背后的规律,构建了TRIZ的基础,创立并完善了TRIZ理论。

  TRIZ源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按照国际标准ISO/R9-1968E的规定,把俄文转换成拉丁字母以后,就成为TRIZ。因此,TRIZ只是一个特殊缩略语,既不是俄文,也不是英文,其实际含义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有两个基本含义,表面意思是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发明问题;隐含的意思是由解决发明问题而最终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因为解决问题就是要实现发明的实用化,这符合创新的基本定义。

  在阿奇舒勒看来,人们在解决发明问题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进化法则是一种客观存在。大量发明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相同的,所需要解决的矛盾(在TRIZ中称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从本质上说也是相同的。同样的技术创新原理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会在后来的一次次发明中被反复应用,只是被使用的技术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将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和重组,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理论,就可以用来指导后来者的发明和创造。正是基于这一思想,阿奇舒勒与苏联的科学家们一起,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和自然科学知识进行了研究、整理和归纳,最终建立起了一整套系统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这就是TRIZ。

TRIZ理论的含义

  TRIZ理论是一套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也是解决各类工程技术问题的工具。TRIZ理论认为,技术系统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从表面上看,TRIZ理论能解决发明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促使系统和元件不断地改进,但实际上,TRIZ理论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实现创新的。TRIZ理论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TRIZ理论主要是对发明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具体过程为:首先经过抽象化处理将一般问题转换为TRIZ理论能识别的标准问题,然后再利用TRIZ理论得到标准解,进而通过具体化分析来确定问题的解。这是一个向理想逐步靠近的过程。

  (2)从发明的角度看,TRIZ理论主要是指发明应该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创新,并非为了发明而发明。

  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理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并获得最终理想解。TRIZ理论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来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的,不是随机行为。大量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并能帮助人们生产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