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我决定带婆婆去我的家乡松原看一看,玩一玩。得知要去姥姥家,孩子又兴奋又急切,终于在假期第一天下午孩子他爸加完班后,我们出发了。车子伴随着轻扬的音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着身旁熟睡的孩子,认真开车的孩他爸和对路两旁一望无垠的田野啧啧赞叹的婆婆,我的心情也随着音乐飞扬起来。
两个多小时后,车子驶上了松原大桥,我们到了!此时太阳已经落到了松花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江岸两侧林立高耸的别致建筑,江北公园在松花江的滋养下永远那么生机勃勃。行驶在美丽雄伟的松原大桥上,江南的繁华与江北的锦绣交相辉映,尽收眼底。
妈妈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晚餐来欢迎她的亲家,我们一家人把酒言欢,甚是开心,每次相聚都好像过年般热闹。第二天,天公作美,温度升高至二十多度,和风暖日,哥哥和弟弟两家闭店的闭店,孩子补课请假的请假,我们一大家子加婆婆一行12人,前往查干湖风景区。
临近查干湖景区,首先吸引我的是芦苇荡湿地里的野鸭,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可以清晰地看见近处的野鸭正在低头捕食小鱼。不知道这些小野鸭中有没有混进一只还未长大的白天鹅呢?正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查干湖景区,辽阔的湖面正向我们张开她热情的怀抱,此刻沉睡了一冬的查干湖正静悄悄地醒来,这半解半冻的状态更是别具一格。
看着远处尚未解冻的冰面,我仿佛看到了冬捕的热闹场面……在冬季,偌大的冰面上弥漫着浓浓的寒雾,赶马车的吆喝声,鱼把头的号子声,在北方的雪野中飘荡。冬捕节的“祭湖、醒网”场面更是盛大,震天的锣鼓、轰鸣的法号,手托洁白哈达的蒙古族少女,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头戴面具手舞刀、叉、剑等道具,打着旗番罗伞的舞者,身系彩条,头挂串铃的高头大马拉着装满冬捕渔具的爬犁……这神秘的仪式充满了诱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一网出来,竟能打出40多万斤鲜鱼,真不愧“冰湖腾鱼”的称号。“头鱼”的价格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冬捕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据史料记载,辽帝最喜欢吃“冰鱼”。每年腊月,辽王都要率领家眷来北方,在查干湖面上搭建帐篷,在帐篷里把脚下的冰刮薄,薄到可以看见鱼儿在冰下游动。看够了想吃时再将薄冰打开,鲜活的鱼儿就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历史上把这种冬捕称为“春捺钵”。查干湖冬捕是人类生存成果的一次全面的辉煌的展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处被自然和人类完整保存下来的渔猎部落。
待孩子们玩开心了,我们又驾车前往查干湖下一个景点。首先映入眼底的是一个蓝色地面的大广场,广场两侧是蒙古包,远远便可望见湖里架着几个大字“盛世荷花开,圣湖请你来”。广场旁边伫立一个石碑,上面是何庆魁提的“圣水湖畔”四个字。此处湖边都是去年留下来的残荷和成片的芦苇,可想夏天的查干湖一定也另有一番风韵。沿着湖岸走,蜿蜒的木栈道两旁错落着形态各异的石头,景观小品星罗棋布,亭、阁、廊、雕相映成趣,孩子们一会儿爬上怪石,一会儿踏上木船,一会儿在栈道上追逐打闹,一会儿静静地蹲在湖边观察水里的小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嬉戏。
在栈道的尽头,面对湖水,背靠敖包山,坐落着一座古刹,这就是吉林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妙因寺。妙因寺建成于1755年,是郭尔罗斯前旗“沙卜隆”云丹扎木苏活佛为祝贺乾隆皇帝寿辰而建。后在解放初土改时被破坏,2000年经政府批准重建。从湖面向山上望去,山门气势恢宏、奇丽壮观,殿阁古香古色、斗拱交错,寺内钟声荡漾,香烟袅袅,佛音空灵,好一派佛家胜境。身临此地,顿感周身疏松,仿佛有了仙风道骨般的清爽与超脱。
半天的行程结束了,我们却还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身处大自然,神清气爽,最难得的是一家人一起感受这份惬意与美好。“蓝天白云碧水间,鸿鹄翩翩鸟流连,蒲苇轻拂鱼戏浪,野莲荷花绽笑颜。”查干湖虽不是具有名望的大都古迹,但她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朴实与博大,善良与厚重。查干湖四季不同的景色有着不同的韵味。春天,我来了,还有三季,我们不见不散。你,蠢蠢欲动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