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建设一个进可攻、退可守、打不烂、拖不跨的战略大后方”。于是一场大迁徙运动迅速展开,“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在贵州,也留下了来自祖国各地老一辈航发人的身影。
为了国防建设,让毛主席睡好觉,远离大城市来到贵州的老一辈航发人,以一腔报国热血和对共和国的忠诚,在建设航空发动机企业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1965年选址,1966年动工建设,1968年基本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
1970年5月23日凌晨5点,黎阳首台航空发动机组装完毕并通过台架试车,标志着建国后贵州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三线”这片热土上诞生。从此,黎阳进入了批生产阶段,也是从那时起,贵州跨入了生产航空发动机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