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开学马上上大班了,我跟几个学生家长每天议论,今天买什么书?明天报什么课外班?今天你家孩子又会了什么技能?跳绳能不能连跳?游泳学没学会?各种吐槽孩子没有耐心,看着别的孩子在某方面突飞猛进,家长们纷纷表示焦虑值直线上升……每天群里叽叽喳喳不停。
直到我看到那一幕,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今年的8 月,我按照计划搬到了属于我们三口之家的新住宅,房子不大,一家三口足矣,那里充满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下班陪着孩子玩耍,静谧的夜晚,微风徐来,心里说不出的舒畅。周末,我陪着女儿在小区骑自行车,只见一位妈妈正用轮椅推着一个孱弱的孩子,原来孩子是脑瘫患者,已经11岁了,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从轮椅上架起来,瘦弱的孩子,对于日复一日为孩子做康复的母亲来说,挪动抱起这些动作都显得那么轻松。妈妈拿来利于孩子行走的辅助工具,为小男孩固定好位置便松开了手,这个11 岁的小男孩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有时候走一半脚根本都没有力量,踉踉跄跄,几次差一点摔倒,妈妈很有耐心,一直鼓励着孩子。看着我女儿骑自行车,她不由自主地说了声:“这么小的姑娘,骑得真好,要是我家孩子身体健康,11 岁也应该能会骑自行车了。”当时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接着说什么,我只是嗯嗯的应了两声,妈妈看起来很乐观,跟我聊起天来。他们因为对面小区有专门的康复医院才在这里居住,一周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孩子已经有很大进步。说着,妈妈的脸上漾起了一丝笑容,正午的时候,太阳高照,小区陆续推出来七八个脑瘫患者,他们在阳光耀眼的地方,都坐在轮椅上,围成一个圆圈,他们见路过的人就笑,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真挚友好的笑容。那位跟我聊天的妈妈说,他儿子在这些孩子里恢复的算是好的,其实每次学走路,由于肌肉僵硬萎缩已经没有力量,他儿子疼的总跟他大喊大叫,但是没有办法,妈妈说,但愿有一天他能学会走路,生活能自理,这样我走了,才安心,谁也陪不了他一辈子。说着妈妈的眼里泛起了泪花,我不敢看她,把头别了过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们哭泣没有鞋子穿时,才发现有人没有脚,我们总爱抱怨,抱怨世界不公,抱怨自己不幸,抱怨孩子不聪明,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按照自己规划的方式成长,却忘了我们自己是如此的普通;我们想让孩子很短时间内学会一项技能,甚至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却不知,有的孩子连走路都可能成为毕生的奢侈;我们在给孩子上一节连着一节的课外课,却不知,有的孩子连接受最基本教育的能力都没有,每天超负荷的作业、课外班,孩子紧绷的神经没有一刻松开过,最后把孩子逼上绝境的例子比比皆是。那天,跟那位妈妈聊完天,我受到了很大触动,养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孩子是这世界上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我们家长的附属品,我们不能说任其自由成长,但是在养育管教孩子方面,也要做到张弛有度。
每一朵花开都有花期,就像孩子一样,静待花开绝不是不加干预,我们要竭尽全力给这朵花合适的肥料和土壤,做好一切准备,看他发芽、长高、开花。
|